平王东迁提拔了很多干部,不过很可惜,当时的楚国国君熊仪(若敖)没有站好队,站到了呼声更高的周携王一边,错过了难得的机遇。

如果楚国这次能够护送周平王迁都,也许同秦、晋一样,被当政的郑武公封侯封地,说不定封的就是梦想的汉阳之地,还可以与随国、唐国等汉阳诸侯平起平坐。

而现在,楚国被汉阳诸侯牢牢的困在窝里,动弹不得。楚国又不能打这些姬姓诸侯的主意,打他们等于直接向周王室开战。

半个世纪前,熊霜被宣王打的面目全非的情景还历历在目,丧失熊渠以来长江中下游大片土地,直接导致后几任国君家徒四壁、碌碌无为,躲在荆山不敢出来。

直到周桓王带领诸侯讨伐同姓郑国,导致中原姬姓诸侯彻底反目,各自为政,才让楚武王找准机会出兵伐随,打开进军中原的通路。

公元前758年,熊坎(霄敖)去世,其子熊眴(蚡冒)继位。

从熊渠封王,到熊眴继位,筚路蓝缕一百三十多年的楚国才又开始出现在世人眼里。

熊眴为人残暴,据说楚人卞和拿着一块璞玉进献熊眴,熊眴认为是假的,就把卞和左脚砍了。但他对自己要求也很严厉,生活也很朴素,事事身先表率,为民众所拥护。

熊眴在位,大兴开疆拓土之事,出兵征服陉隰(今老河口东),向濮人之地拓土,牢牢占据丹阳至古阴国之地,进一步恢复楚国实力,为楚国南下做好准备。

熊眴的这一举动,被后世认为是楚国初兴的开始。

春秋初期,秦、晋、齐、楚四国通过不同的方式开始兴于东周——

秦国“秦景、襄(秦庄公、秦襄公)于是乎取周土”而获得国土资源;

晋国“晋文侯于是乎定天子”而获取政治资源;

齐国“齐庄、僖(齐前庄公、齐僖公)于是乎小伯”,通过与周边国家结盟而获取人力资源;

楚国“楚蚡冒(熊眴)于是乎始启濮”而获得战略资源。

这四个国家也开创了当时的争霸“小时代”,为其他诸侯国所羡慕。

熊眴终其一生“始启濮”,目的就是为其子孙后代的称霸铺平道路。

不过让熊眴没想到的是,他奋斗一生,到头来竟为他人做了嫁衣裳。

这个“他人”,就是他的弟弟——熊通。

熊通夺取熊眴辛苦打造的“嫁衣裳”的方式也很简单——篡位。

在蛮荒时代或者乱世,世人崇尚武力。如果你坚持健身,肌肉很发达,和老大单挑赢了,你就可以当老大,其他小弟也会忠心的跟着你。

在皇权社会情况就不一样了,你要篡位,考虑的因素很多,政治、军事、经济等,如果你妄想着趁皇帝不注意,上去就是一板砖把皇帝拍死,那样你是当不了皇帝的,相反还被救驾的士兵就地正法。

历史上,在一个法治基本健全、社会发展基本稳定的国家,篡位是非常不容易的。能够在这种情况下实现篡位,都是很有本事的。

我们通过一个形象的事例来说明,在一个班级,你如何取代现有班长,从而走上人生巅峰,赢娶白富美的。

一个班集体,有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体育委员、文艺委员、劳动委员等班委成员,而你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学生,小组长还经常欺负你。

在这种情况下,你要当班长,很难,但也不是没有可能,首先你要定一个目标——进班委。

这个时候你要发奋,好好读书取代学习委员,锻炼身体取代体育委员,或者每天帮同学收拾垃圾,争取取代劳动委员,像我一样五音不全的你,还是别妄想取代文艺委员自取其辱了。

这时给你提高一个难度,你学习不好、体育也不好,但你很勤快,能吃苦,通过擦窗扫地等等有目的的付出,终于用实际行动取代劳动委员,进入了班级核心圈——班委会。

第一阶段任务完成,但你不可以放松自己,你只是班委会成员中等级最低的劳动委员,相比班长都要礼让三分的其他委员来说,劳动委员只是一个虚职。

但是你也不要气馁,作为班委会成员之一,班级大小事务你都要表决,班长也经常接见你们,在班长眼中,你和其他班委会成员一样,都有成为副班长的可能,继而接任自己。

按照你的想法,当上副班长属于竞争性上岗,下一步接任班长一职,这样的程序不符合篡位精神,并且时间太长,还没当上就毕业了,所以现在你要立下志向——直接当班长。

首先根据自身和实际情况,你要给自己的篡位定下基调——巧取还是豪夺。

不管是巧取还是豪夺,你首先要获取同学们的好感和信任感(群众基础),为他们争取实际利益(业绩),比如不上早自习或者晚自习,这样在你篡位后,同学们会很开心你来领导他们,班务活动才能够正常开展,而不是有人对你闲言闲语打小报告。

然后团结其他班委成员(政治基础),这一部分人少,但是份量重,要舍得下的成本,吃喝玩乐是少不了的,逢年过节要请到家里坐坐,拉升下感情。然后根据对方对你的忠诚度来划分帮派,站在你这边的班委成员越多越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