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里又走出来一个人,身着朝服,神色黯然。

“我是晁错,我来讲讲我的故事。”

晁错,西汉朝臣,当时各地的诸侯藩王封地广阔,势力日渐强大,造反的心也蠢蠢欲动。晁错建议汉景帝削藩,汉景帝同意了,后来就发生了藩王的吴楚七国之乱,吴楚七国以清君侧诛晁盖为理由造反。无奈之下,汉景帝只得杀晁错以平定反叛,可是诸王早就想造反了,诛晁错只是个借口。最后汉景帝下旨讨伐叛军,不到三个月就胜利了。

在晁错上书建议削藩时,引起了轩然大波,晁错年迈的父亲听说后也赶来劝晁错。但是晁错认为这是为国家为皇上集权的好事,晁错的父亲说皇上有好处,我们家就遭殃了。晁错的父亲见晁错一意孤行,劝不动,不忍心见到后果,就服毒自尽了。

“是我考虑不周,我认为削藩势在必行,削也要反,不削也要反,削不削都要反,不如直接削得了,来个痛快。可是我却没有考虑到如果真的反了之后该怎么处理。

我不是武将,我以为真要反了,朝堂上有的是能人可以带兵遣将,大家一起出谋划策就可以平定战乱。不曾想我身居高位,皇上又加倍看重我,早就有人看我不顺眼,我也得罪了不少人。

有人巴不得利用这次机会铲除我,我的存在给了藩王造反的借口,还挡了其他人往上升的道。

内忧外患,我就这样被牺牲掉了,很多人为我含冤,我其实一点也不冤。

我空有一颗报国的热血,却没有考虑周全,我的老父亲比我有远见,特地来劝我,我当时一心削藩,要保护皇上的权力,根本听不进去。

是我太激进,是我太冒失,是我想的太简单,没有做好后续工作,害了自己还害了家人。

做人真是艰难,既要能与众人和睦相处,又要保留自己的本色。想到一步都算是迟了,要提前想到十步才能安全。

处处危机处处雷,一个不小心就会惹火烧身,这个火还是我自己点燃的,最终烧到了我自己的身上,真是可悲愚蠢埃

世上的才人能人确实太多了,我是最愚蠢的一个,枉读了那么多的圣贤书,却无法自救与自保。

我捶胸顿足也后悔莫及啊,我若早做准备不至于落得这个下场,死的一点价值也没有,我不怕死,为了国家我早就将生死置之事外,可是我却是死的如此没有价值,被人嘲笑,为我自己也不耻。

愚蠢啊愚蠢,死脑筋猪脑子,我的死成为了一个笑话,我的死成为了一个话柄。我的义正言辞我的忠君报国仿佛都成为了一个笑话,一句空谈。

哎,往事如云烟,可是我却依然割舍不断。可惜啊可惜……”

说完这些话,晁错摆摆衣袖转身离开了。

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谁又能提前想到十步呢?谁不是在走一步看一步呢?时局纷杂,谁又能提前知道结局好做准备和改变呢?

谁也不能,谁也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