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你当真要开学校,教授凡人仙法?”

&ep;&ep;“教什么?”

&ep;&ep;“教如何像你一样驾驭七彩祥云吗?”

&ep;&ep;“或者还有别的?比如‘强国五策、兴国五计’那样的治国之策?”

&ep;&ep;“收什么样的学生?门阀世家的也收吗?”

&ep;&ep;“朕的皇子行不行?”

&ep;&ep;……

&ep;&ep;李二来了。

&ep;&ep;是“又”来了!

&ep;&ep;百姓们把沈晨要办学校,教导世人仙法的消息传扬开来后,消息就像在长安城扔了颗炸弹,把李二炸来了。

&ep;&ep;然后抓着沈晨的手,劈头盖脸就是一连窜问题丢下来。

&ep;&ep;“撒开!撒开!你给我撒开!”

&ep;&ep;“你不回答朕,朕就不撒手!”

&ep;&ep;“我这又不是后宫,你跑这么勤快干嘛?”

&ep;&ep;“你要是在后宫,朕跑得比现在还勤快!”

&ep;&ep;“真把我这当后宫了?”

&ep;&ep;“后宫哪有你这吸引朕?”

&ep;&ep;“我……你个臭流氓!”

&ep;&ep;沈晨不奇怪李二会来,就算李二不来,他也要去找李二,毕竟,他身无分文,还得找李二这个大唐最具投资潜力的优质股投资学校才行。

&ep;&ep;他只是很奇怪,为什么老百姓把自然规律传着传着就说成了仙法?

&ep;&ep;或许在大唐土著看来,得知自然规律的方法本来就是仙法。

&ep;&ep;拜托!咱这是科学好不啦?

&ep;&ep;沈晨很不高兴!

&ep;&ep;“是分析了解天地间的自然规律,然后运用这些规律做出新事物的学问。”

&ep;&ep;“管它怎么叫?”李二才不听他如何解释,他的心中只有学校和教育两件事。

&ep;&ep;“你真的会告诉世人太阳为何会东升西落,苹果为何不会飞到天上,鱼儿为何只能在水里,人儿为何不能像鸟儿一般飞翔,等等,所有一切我们不知道的,或者我们想知道的,或者我们应该知道的所有事情?”

&ep;&ep;“当然。”

&ep;&ep;“朕也并不怀疑。”

&ep;&ep;沈晨顿时无语了,“既然不怀疑,那你兴冲冲跑过来干什么?”

&ep;&ep;“朕想知道,还有多少新闻之术、印刷机一类的神仙事物可以被我凡人掌握?”

&ep;&ep;他的神情十分严肃,他无法告诉沈晨他究竟有多么看中这类事物,因为无论他如何表述,都无法完全解释他心中对沈晨创办学校的期盼。

&ep;&ep;历史上的君王基本都格外重视教育,但李二绝对是其中最重视教育的那几个之一。

&ep;&ep;因为唐朝有着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内部斗争,也就是和门阀世家抢人才。

&ep;&ep;所以,唐朝时期对人才的培养就像一场拔河比赛,朝廷和门阀世家就是你挣我夺的拔河双方。

&ep;&ep;门阀世家大搞私学,学子学成之后进入朝廷,为门阀世家的利益当官。

&ep;&ep;朝廷则大搞科举制,学子学成之后再考科举,不得到朝廷的认同不能当官。

&ep;&ep;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行卷”这种怪异无比的东西就产生了。

&ep;&ep;考生从门阀世家的私塾出来,进入朝廷考科举之前,向著名的当朝大臣递交一份自己的卷子,可以是长赋、诗文、策论,甚至可以是自己的族谱。

&ep;&ep;只要当朝大臣看上了,基本就能在科举中上榜。

&ep;&ep;在后世看来,“行卷”就像朝廷和门阀世家相互妥协的结果。

&ep;&ep;朝廷:你门阀世家不是要我用这个人吗,可以,那就考试。不考?考不过?那我要他干嘛?

&ep;&ep;门阀世家:他确实考不过,但我们就是要他当官!

&ep;&ep;朝廷:那好吧,那就给当朝大臣看看吧,觉得可以了就放放水。

&ep;&ep;又或者,朝廷:这个人我们看中了。

&ep;&ep;门阀世家:不行,他不是我们的人。

&ep;&ep;朝廷:反正是个人才,你看看他的卷子,很不错。敢说不行,我就在政策上卡你。

&ep;&ep;门阀世家:额……确实不错,那就让他过吧,大不了以后慢慢地发展成我们的人。

&ep;&ep;综上所述,其实就是人才争夺战。

&ep;&ep;所以,唐朝重视人才的程度完全可以排在所有朝代的前列。

&ep;&ep;为此,李二才对沈晨提出的“全民小学教育”极为看中,此时,沈晨又抛出建立仙法学校的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