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第19章顺势&ep;第二更

&ep;&ep;八七年的八月底,震旦大学的新生们要统一接受军训,这是前两年开始在各高校展开的工作。

&ep;&ep;苗苗是看着端庄,但出于父母对她长相的居安思危,打小练武,以前在家属院也参加过训练,不管做什么都毫不费力,还被选为标兵。

&ep;&ep;禾儿看妹妹对大学生活适应良好,转头就开始做自己的事情。

&ep;&ep;在”高考舞弊”风波之后,她自己也反省过很多,一是对内部材料管控不严格,现在信息才是最值钱的,明明是花大力气搜集的试卷们,外头几乎传得满天飞;二是太仁慈,她招的都是教师,自觉对文化人有文化人的态度,结果一朝出事故,人跑掉大半,都自己搞起家庭课堂,显然没把她放在眼里;三是太激进,总想一口气吃成大胖子,以至于账上空空。

&ep;&ep;针对这些,她把剩下的职工们召集起来开过会,仔细思考过,想出一条非常好的办法来,那就是出一套各科考卷。

&ep;&ep;现在市面上的复习材料少得可怜,各校都是老师手写的试卷,再用油墨印出来,常常考试写到一半发现手都是黑的,平常也不大印,嫌麻烦。

&ep;&ep;而一套好的卷子,对学生学习的意义还是很大的,方便查缺补漏。

&ep;&ep;反正最近培训班也没什么学生,禾儿索性把所有老师都集中起来,一道题一道题出,还给杜鹃写信。

&ep;&ep;刚参加工作一年多就被调查,即使事后没什么,禾儿也觉得挺对不起人家的,这次特意又请她出题,打算借曾经押中高考题目这件事好好宣传一下。

&ep;&ep;杜鹃手里头是很缺钱,各单位对干部经商是三令五申禁止,但有的收入是被允许的,比如出书。

&ep;&ep;她老家着实贫困,财政紧张到发不出工资,她有心发展地方经济都不知道从何做起,这回倒是觉得,不如把自己的名气炒起来,看能不能拉到点投资。

&ep;&ep;两个人一拍即合,事情很快一拍即合起来。

&ep;&ep;既然是要销售的,质量可能像平常给学生们做的那样小打小闹。

&ep;&ep;每道题都得有大量的反馈才行。

&ep;&ep;可怜苗苗刚刚脱离高三的苦海,又被姐姐拽进来。

&ep;&ep;也不单她,还有她从小一起长大的两个好姐妹,福子和白若云,都是一届学生,前者考入政法大学,后者考入外国语大学,都在沪市念书。再加上姑姑家的表弟陈惟,和画画画老师赵千的孙子赵明宇,两个人今年刚好在念高三,多做点题目是有益无害。

&ep;&ep;禾儿也没让他们白干,做卷子是有钱拿的,几个人有点闲暇时间都在培训班做题,看上去比高三的学生都刻苦。

&ep;&ep;白若云嘀嘀咕咕说:“我念书的时候要有这劲头,都上首都大学了。”

&ep;&ep;谁说不是这个道理啊,福子叹口气说:“我这辈子都没做过这么多题目。”

&ep;&ep;有的东西,好像考完试都忘记。

&ep;&ep;苗苗写得也累,说:“但是给钱啊。”

&ep;&ep;说到钱,四个人陡然都精神起来。

&ep;&ep;唯有赵明宇,是他妈情愿贴钱都要送过来的,苦着脸说:“我什么都没有。”

&ep;&ep;苗苗实诚道:“以你每科不及格的成绩,什么题目都是难。”

&ep;&ep;又把他刚写过的考卷扒拉过来看,一言难尽道:“你这样高考的时候怎么办?”

&ep;&ep;赵明宇一点也不担心,说:“到时候我就去部队了。”

&ep;&ep;部队人家出来的男孩子,大多数是这条路子。

&ep;&ep;但苗苗看得很清楚,说:“我爸现在还在进修本科学历,你爸也在上夜校,证明人到做最后都得读书的,你现在不读,以后也得读。”

&ep;&ep;她难得这么长一串话,说得赵明宇有些挂不住。

&ep;&ep;但每句都是肺腑之言。

&ep;&ep;赵明宇不是不识好歹,撇撇嘴说:“那就以后再说。”

&ep;&ep;苗苗看他不高兴,微微摇头不再提,侧过头给表弟讲起题来。

&ep;&ep;禾儿进来的时候觉得气氛有点古怪,忽略只说:“做完了吗?我请你们吃烧烤。”

&ep;&ep;苗苗第一个交卷,她做得认真,连难易度都会标注,偶尔揪出两个出卷错误,姐姐还会给她加钱,剩下几个陆陆续续也交卷。

&ep;&ep;赵明宇瞥见只有自己的是大面积的空白,一下子知道什么叫丢脸,闷闷不乐道:“我先回家。”

&ep;&ep;禾儿要留他都没能留住,只望着背影问:“你们吵架了?”

&ep;&ep;苗苗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