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因为颂儿讨喜。”

&ep;&ep;宋颂第一次受到长辈如此关爱,心里顿时暖融融的,他抱着手炉,美滋滋道:“难怪有人说我是骥尾之蝇,我只要抓着殿下的衣角,连天上的太阳都能摸上一摸了。”

&ep;&ep;厉霄侧目,眯了眯眼睛,道:“何人说你是骥尾之蝇?”

&ep;&ep;“开玩笑的。”宋颂一笑,厉霄却当了真,他盯了宋颂片刻,眸子里隐约有什么在浮沉,就在宋颂以为他又要犯病的时候,他忽然转过了脸,扯着宋颂的手继续朝前走去。

&ep;&ep;然后,有声音轻轻入了宋颂的耳朵:

&ep;&ep;“颂儿是天纱云锦,凡人不配见,更不配知你好。”

&ep;&ep;作者有话要说:

&ep;&ep;受:什么是天纱云锦?

&ep;&ep;攻:……你憋说话。

&ep;&ep;第二十四章神医

&ep;&ep;宋颂没跟王爷结过婚,也不知道跟厉霄结婚居然会有这么大的排场。宏仁皇帝总共有五子三女,除了一个远嫁他国联姻的四公主之外,其余留在京城里的几乎全部都来跟他见礼了。

&ep;&ep;这里头六皇子和七皇子都还未满弱冠,未曾出门建府,八公主为皇后所出,才十二三岁,乖乖巧巧的坐在桌前,十分娴静。

&ep;&ep;宋颂忍不住多留意了一点儿皇后和太子,皇后笑得滴水不漏,太子殿下也是传说之中的那般宅心仁厚,长得温润,说话也很温润,宋颂前世被宋歌坑了一回,见到这样披着羊皮的人就觉得人家人面兽心,心里暗暗犯嘀咕。

&ep;&ep;从皇宫回去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雪都还在房顶树梢堆着,没来得及化,宋颂跟着厉霄上了马车,听他道:“老五性格刚烈,跟我一起在军营做事,老六脑子好使,前段时间跟父皇申请去大理寺帮忙查案了,老七年纪还小,他母妃去的早,小时候跟我一起养在母后膝下,明日估计就会来找你玩了。”

&ep;&ep;他三言两语概括了弟弟们的秉性,宋颂一一记下,道:“那咱们关系如何?”

&ep;&ep;“老五的母妃跟秦皇后走的比较近,与我们没那么亲近,但他心肠不坏,是根直肠子,很重感情。”

&ep;&ep;他并没有在跟皇后的关系上面隐瞒宋颂,宋颂心里隐隐有了数,忍不住道:“太子殿下为人如何?”

&ep;&ep;厉霄淡淡道:“太子宅心仁厚,古道热肠,与传言之中一般无二。”

&ep;&ep;宋颂眨了眨眼睛,总觉得他提起太子的时候跟其他兄弟有些不一样,不过厉霄的脸色明显有些不悦,他便没有多问,轻轻握住了厉霄的手。

&ep;&ep;后者看他,宋颂便对他微微一笑,厉霄见状,直接凑过来在他嘴上亲了一下。

&ep;&ep;宋颂:“……”

&ep;&ep;他把自己的手收回,扭过了脸。

&ep;&ep;回到了王府,厉霄去书房处理军务,齐管家则抬着一箱子账目过来了,他给宋颂行了个礼,恭敬道:“这里头都是府里的吃穿用度,还有平日人情往来的账本,京城铺子和城外庄子的账目也已经通知下去,晚点儿就能交上来,除此之外,奴才还专门清点了王妃的嫁礼,劳王妃过目。”

&ep;&ep;齐管家是个精明人,如今厉霄对宋颂的好所有人是都看在眼里了,日后他就是府里头说一不二的‘主母’,等宋颂亲自找他要府里管事的权利,倒不如自己趁早交出来,还能在王妃面前留个好印象。

&ep;&ep;宋颂瞧了瞧他身后的箱子,道:“这么多,我得看到猴年马月去。”

&ep;&ep;“王妃不用着急,慢慢来,好运这孩子也是个机灵的,您要是有什么差遣,招呼他一声就行。”

&ep;&ep;宋颂也没客气,道:“我初来乍到,日后肯定还有仰仗齐管家的地方,还望不吝赐教。”

&ep;&ep;“王妃这说的哪里话,老奴自然鞍前马后为您效劳。”

&ep;&ep;厉霄常年忙于军务,府里的大小事务几乎全部都是齐管家一手操办的,宋颂信他归信他,但他如今既然抱了厉霄的金大腿,自然也得帮他做些实事儿,实际收支多少他还是得心里有个底才行的。

&ep;&ep;不过这一箱子账目,也不急于一时,宋颂先搞清楚了库房的物资,眼看天色快暗了,便去厨房炖了汤准备跟厉霄一起吃便炉,哪知他这边汤还没炖好,就有人过来对他讲:“军营有点事,王爷先过去了。”

&ep;&ep;“这么晚了,能有什么事非得现在过去?”

&ep;&ep;“这奴才就不清楚了。”

&ep;&ep;宋颂也没为难人家,他失去了炖汤的兴趣,让厨房随便弄了点儿吃了就睡了,厉霄第二天还没回来,宋颂左右无事,便将齐管家喊了过来:“咱们府里,是不是有一个专门给王爷看病的神医?”

&ep;&ep;“正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