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兵卒悄悄擦拭额上的薄汗,下楼传令去了。

&ep;&ep;陶临渊再次看向场中对着薛锰媚笑的小皇帝,不由冷笑一声。

&ep;&ep;亏他之前还信了小皇帝的溢美之词,原来在此人心里头,但凡是个会喘气的男子,都生了一副英俊无双的容貌。

&ep;&ep;原本在上一次的旖梦过后,陶临渊决定先远离小皇帝几日,好斩断他心底莫名滋生出来的心魔。

&ep;&ep;可随着春蒐的日子逐渐逼近,他突然想起小皇帝提起自己不会骑射。

&ep;&ep;虽然世人皆知龙椅上的小皇帝不过是个傀儡摆件,但大魏皇族的面子还是给出一些,堂堂大魏皇帝连最基本的骑射都不会,传出去未免让世人贻笑大方。

&ep;&ep;南帝魏浔又惯是个喜欢在暗中煽风点火的人,若是拿此事大做文章,恐会将好不易稳定的朝中局面,再次打破平衡。

&ep;&ep;陶临渊思虑再三,决定让性格耿直的薛锰传授小皇帝骑射。

&ep;&ep;忠心耿耿的薛锰二话不说便领了差事。

&ep;&ep;薛锰离去后,在御书房里批阅奏折的陶临渊频频出神。

&ep;&ep;薛锰虽然心弦粗大,可架不住小皇帝生得媚色无边,少年又惯会油嘴滑舌,若是薛锰道行不够,一个失足被小皇帝拐进阴沟,亦是不无可能。

&ep;&ep;如此一想,陶临渊便有些坐不住了。

&ep;&ep;担心他培养多年的大将折损在小皇帝手里,从此走上歧途,陶临渊最终合上奏折,起身前往骑射场。

&ep;&ep;待到了骑射场,陶临渊站在高高的城楼上将场内一切尽收眼底,发现他的猜想果然没有错。

&ep;&ep;小皇帝今日穿了一袭品竹色长袍,领口袖口具绣有雅致的木槿花软银镶边,外罩一件绸面的月白色对襟袄背子。

&ep;&ep;少年乌发梳着整齐的发髻,套在精巧的白虎皮冠之中,从皮冠两侧垂下莲清色缎质冠带,在少年尖细的下额系着一个纽扣结。

&ep;&ep;小皇帝驭马的模样虽然狼狈,但那对夹在马肚上的玉腿修长笔直,袍脚塞进窄腰间的玉带,更显少年身姿挺拔,风流尔雅。

&ep;&ep;小皇帝坐在马背上,时不时冲身后的薛锰莞尔一笑,宛若羊脂玉般细腻的肌肤在霞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泽。

&ep;&ep;少年明媚的笑容仿若提前招回大地的春色。

&ep;&ep;而少年身后的薛锰,明显早就被其魅惑,策马紧追在少年马后,不时害羞地挠挠虎头大脑,几次三番欲要伸手揽住马背上摇晃的少年,却又及时地将手臂缩了回去。

&ep;&ep;陶临渊冷冷盯着骑射场上策马奔腾的二人,再也按捺不住胸腔翻涌的郁气,从城楼上拾阶而下...

&ep;&ep;作者有话说:

&ep;&ep;第19章策马奔腾

&ep;&ep;骑射场上,

&ep;&ep;瞧见马背上手忙脚乱的小皇帝,薛锰急得挠头抓耳,可偏偏摄政王再三有令,让他在传授小皇帝骑射技艺的时候,绝对不可触碰到龙体。

&ep;&ep;这...这他娘的还怎么教!

&ep;&ep;瞧小皇帝畏手畏脚的模样,显然就是个从小到大没摸过马鞭的金贵娃娃,不手搭手教,学到明年开春也是瞎子点灯——全他娘的白费功夫!

&ep;&ep;在马背上颠簸了一个时辰的魏无晏心里更是叫苦连天!

&ep;&ep;即使马鞍上垫一着层狐皮软垫,但在长久摩擦之下,她腿肚和屁股上的嫩肉早被磨得火辣辣,随着身下马儿颠簸,传来一阵阵钻心的刺疼。

&ep;&ep;偏偏摄政王派来的薛锰脑子里只有一根粗筋,任凭她如何好言相求,都不肯上前来帮她降服烈马。

&ep;&ep;魏无晏恍然间猜想,莫非是朝中局势渐稳,摄政王欲打着教习她骑射的幌子,让她命丧马蹄之下。

&ep;&ep;其实与其他马匹相比,照夜玉狮子的性情还算温和,但被人不休无止扯着缰绳歪上一个多时辰的脖子,终于犯起了脾气。

&ep;&ep;一个畜生若是起了脾气,才懒得管马背上的人是真龙天子还是乱臣贼子,一律先掀翻了下去再说。

&ep;&ep;魏无晏首先感受到身下马儿的戾气,随着身下的簸动越来越剧烈,她慌声喊道:

&ep;&ep;“薛将军,这....这马儿好像不太对劲,你...你快将朕拉走。”

&ep;&ep;她急忙向身后的薛锰伸出手。

&ep;&ep;薛锰也发现了魏无晏的马有些不对劲,展臂欲要将小皇帝带下马,可是抬起一半的手臂又突然收了回去。

&ep;&ep;魏无晏瞧见薛锰畏手畏脚的模样,心中倒是确定了一件事。

&ep;&ep;原来尚食司今早送来的那些鲜果子,是摄政王赏给她的上路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