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林如海仍是板板正正站在那里不敢动,生怕不甚碰到贾敏,颔首道。

&ep;&ep;“恩……这就好……”

&ep;&ep;当夜雪花飘了一夜,第二日一起床,外面俨然就是一片琉璃世界。林如海叮嘱下人们将雪扫掉,小心路滑,一大早的又冒着寒去翰林院当差。

&ep;&ep;官真是不好当。

&ep;&ep;林如海揣着一个手炉,慢悠悠往翰林院去,宫里的路已经被清扫出来,不知那些负责打扫的小公公们,是不是一夜不得睡。

&ep;&ep;现在看来,被户部抓去当壮丁的朱谦也有几分幸运,起码不用和他一样,一大早的出来受冻。一路活动着不觉冻脚,走到翰林院手炉还有余温。

&ep;&ep;林如海又自己添一块炭火,慢吞吞倒一杯热茶,暖了身子才到自己位置上。

&ep;&ep;过得大半日,也不见苏哲,林如海都以为他是不是生病了,快到中午时,才见苏哲和侍讲大人一前一后进来。

&ep;&ep;苏哲一靠过来,原先脸色伪装出来的微笑登时消散不见,看起来今日心情很不妙。

&ep;&ep;显然,苏哲不是病了,而是一大早被人传话过去,嘱咐什么要紧事。

&ep;&ep;林如海投过去一个关切的眼神,小声问苏哲:“怎么了,他们派给你什么差,怎的这样脸色?”

&ep;&ep;苏哲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左手扶上昨日整理出来的文书,眸子黑沉沉的:“大人说原先那位博士告老,让我今后去给几位皇孙授课。”

&ep;&ep;这样的大事怎么可能是侍讲大人做主,肯定有东宫或者圣上的主意。

&ep;&ep;苏哲的真脾性,应该不太想去,可皇家看中了他。

&ep;&ep;苏哲这么年轻的岁数,落到旁人手上,是个好差使,但苏哲更想去当地方官,又能造福百姓,又不必卷入太多朝堂纷争。

&ep;&ep;可是这些纷争,岂是你想逃就能逃的?纵使到了地方上,纷争又何曾少过?

&ep;&ep;若只论教书,林如海倒觉着此事十分适合苏哲,他怕苏哲又犯之前那等古怪的毛病。

&ep;&ep;笑着开解苏哲:“这是好事,苏兄最擅此道,太子真有眼光。”

&ep;&ep;苏哲看他一眼:“你当着觉得是件好差?”

&ep;&ep;林如海鼓励他道:“苏兄可是将问题想得太复杂,教书于我而言不是,先前我在书院里教大家破题作文,若不是你提点,我根本讲不明白。于苏兄而言就是好差使,信手拈来。”

&ep;&ep;苏哲皱眉道:“他们是皇孙,不是科举学子。”

&ep;&ep;林如海心态放得很平,莞尔一笑:“是又如何,苏兄既是知晓他们是皇家贵胄,心中定有计较,所以我说此事非苏兄莫属,苏兄只管去教学,若是那些皇子皇孙淘气,请辞便是,圣上和太子都是尊师重道之人,不会为难的。”

&ep;&ep;他们二人谁都知道后面的事情不会这么简单,但现在的应对之法,就是将此事当行寻常去教书讲学,才是最简单的。

&ep;&ep;苏哲释然笑道:“难得你说这么大一通,此事我不去不成。”

&ep;&ep;林如海好心提醒他:“你若不去,尚书大人岂会心甘,你若去了,尚书大人便管不得你,岂不妙哉?”

&ep;&ep;今后黄尚书肯定会对苏哲的官途有所干涉,苏哲想要更多的自主性,把自己和皇子皇孙绑定,运气好,指不定能混个太傅当一当。

&ep;&ep;习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ep;&ep;苏哲也算一步到位。

&ep;&ep;经由林如海开解,苏哲对这一幢差使也没有之前那么抵触,国子监那么多大儒不选,偏生选了他,也是天家对苏家的认可。

&ep;&ep;苏哲每日上午就要去给几个皇孙讲课,编撰一职的大部分工作,都移交到林如海手上。

&ep;&ep;林如海奉侍讲大人的命,将上次讲学整理的好文书送到勤政殿与圣上过目。

&ep;&ep;皇帝陛下草草看了几眼,勾了朱批。

&ep;&ep;看着青衫小探花,笑着问林如海:“我那几个孙辈顽皮,林小探花要不要去帮帮苏大人?”

&ep;&ep;兴许再长几岁,圣上就能改掉叫他林小探花的毛病了。

&ep;&ep;同时林如海又存着几分警惕,听圣上的口气,似乎很属意他去给皇孙们讲学,为何最后又选了苏哲?

&ep;&ep;林如海看向旁边的太子殿下,心里有几分计较如实答道:“回圣上,下官于讲学一事上,属实没有天分,不过苏大人是极好的。”

&ep;&ep;圣上眼底一沉,看向林如海,目光锐利如鹰,“哦?何出此言?”

&ep;&ep;林如海拱手道:“圣上容禀,下官和苏大人原本就是同乡,彼时一起在书院读书,乡试之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