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提到苏哲,贾敏又道:“过几日请他们来家中玩。

&ep;&ep;林如海点头,说是顺便把苏家几个哥儿都请来,让林璋和林珺多认识几个人。

&ep;&ep;他们回京确实要原先的一些官员,尤其是同科同榜交道。

&ep;&ep;说过外面的事情,林如海才发现家里太安静了,往常这个时候,玉儿就应该迈着小腿跑过来,抱着他的大腿,甜甜的叫爹爹了。

&ep;&ep;“玉儿呢?”

&ep;&ep;林如海后知后觉。

&ep;&ep;贾敏笑道:“他们几个玩累了,回来洗脸就睡着了。”

&ep;&ep;说完指着家里新添的两盆兰花:“你瞧瞧,多有孝心,还从人家院子里搬几盆花回来孝敬我们,真是会借花献佛。”

&ep;&ep;林如海这才发现家中多了几盆花,又对妻子说到:

&ep;&ep;“今日我听上面的意思,究竟给我文官还是武官,圣上似乎还没拿定主意。”

&ep;&ep;听说林如海的官职还没有彻底定下,贾敏神色有些不自然。

&ep;&ep;别最后朝廷又生什么心思,把林如海外派出去:“朝中那么缺人吗?非要你去当什么武将。”

&ep;&ep;外派出去也就罢,只是贾敏不想林如海又当什么提督武将。

&ep;&ep;林如海初初到京城,不知道现在的皇帝和太子究竟是怎样的关系,瞧着似乎没有那么剑拔弩张。

&ep;&ep;只得叹一句:“既来之,则安之,多做多错。”

&ep;&ep;过得几日贾敏收拾妥当,林如海下帖请苏哲一聚。

&ep;&ep;二人之间现在着实有些微妙。

&ep;&ep;当年有同窗之谊,都是探春出身,一个阴差阳错被弄到从一品的位置,一个被扔在文渊馆里,除了修书还是修书。

&ep;&ep;原本以为苏哲是尚书大人的乘龙快婿,一定有一个极好的前程,不想现在竟沦落至此。

&ep;&ep;至于苏家的夫人,若不是苏哲生的端正,言行举止也十分端方,家中没姨娘,苏家也不缺钱,不然肯定心底肯定十分的落差。

&ep;&ep;当年黄家的身份进宫配个皇子也绰绰有余,现下只是一个四品文吏的妻子。

&ep;&ep;而今看见贾敏,才是真的有些意难平了。

&ep;&ep;好在苏家夫人生得四个儿子,贾敏只得两个。

&ep;&ep;黄氏看着早几年前更加成熟了,大家祖母的风范,做起事情来,就是京城里养大姑娘的格调。

&ep;&ep;见了面都是场面话和贾敏坐下闲聊:“几年不见,你们家园子还是收拾的十分别致,而今林大人升迁,可否想过换个大一点的宅子。”

&ep;&ep;按说林如海现在的品阶确实应该换一个更大的宅子,一来称得上他现在的位置,再来家中若要有什么宴席可以摆得下。

&ep;&ep;但贾敏转念一想,他们家这几年似乎也没有什么大事可办。

&ep;&ep;一方宅院后面还有他们买下来的房子,其实连起来也不是很小。

&ep;&ep;家中就这么几口人,买大了还要添置各处伺候的丫鬟,不是平添一笔开支?

&ep;&ep;贾敏微微一笑,婉言拒绝:“大了,住着空落落的,屋子够住就好。”

&ep;&ep;苏家夫人见他没有想法,也没多说,毕竟清流出身,听说林如海在两淮盐运上都两袖清风,兴许想把清流人设贯彻到底。

&ep;&ep;于是只好换个话题,说起那几个儿子来。

&ep;&ep;总之母亲们总能有话题来聊,若是没有,那就聊一聊家中的孩子琐事。

&ep;&ep;苏家夫人笑道:“过个一二年我想让宏儿回姑苏学院读书,早听说江南园林一绝,他还没回去过,已经心向往之。”

&ep;&ep;贾敏听她主动聊起孩子,笑盈盈的就开始夸奖:“先前我在姑苏也时常听说,令公子学业上十分了得,肯定是少年英才,金榜题名之辈。”

&ep;&ep;这个孩子的显然是苏家夫人的骄傲。

&ep;&ep;贾敏一夸,她圆润的脸上浮起笑意。但贾敏觉得和苏哲夫人黄氏说话好累,感觉无时不刻不在互相奉承,还是和梅姑一起谈天比较舒坦。

&ep;&ep;倘若这位夫人能入朝为官,肯定也是一把好手,可惜了。

&ep;&ep;母亲们的互相夸赞自然有来有往的,你夸我儿子我就夸你女儿。

&ep;&ep;苏家夫人笑道:“你们家女儿倒是开朗,人又生的俊俏,总不怕生,将来必定也是一个钟灵毓秀的姑娘,不知会便宜哪家小子”

&ep;&ep;贾敏作为母亲,可笑不出来,一想到女儿出嫁,就是还离这十几年,她心头都发疼,平日里林家不说这些。

&ep;&ep;尤其林如海,要是有人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