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心等到消息的殷清风,这一日他迎来了杜伏威协同他的夫人的到访。

等殷清风将二人迎进院子里才知道这夫妻二人的来意:今日是他和小丫头的生日。最主要的是,今年小丫头十二周岁了。

殷清风听了单云英的介绍才得知:人从出生到十二岁,即一个属相轮回一次之前,这个孩子是“神”不是人。每次孩子的生辰纪念,哪怕是再大张旗鼓都不为过。而人从十二岁到五十九岁,已经从“神”转变为人,可以过生日,也可以不过,这要根据当地或家里的习俗来定。之所以有这习俗,主要是因为古代儿童的成活率太低,所以每个家族里面在十二岁之前对孩子都是相当的重视。

女子的十二岁又叫金钗之年,从这一天开始女孩子就可以使用‘钗’等首饰。

殷清风自然是不懂这规矩了,而且他和小丫头从来也没想起过生日这一回事,所以他连礼物也没有给小丫头准备。

“就知道你们没留意这生辰,嫂嫂特意在西市里挑选了半天,小弟,你还不选一个出来,给月眉妹子带上?”善解人意的单云英说道。

有些羞愧的殷清风,从十几个木盒里挑出一个玉钗轻轻的查在小丫头的发髻上。

早已羞红了脸的小丫头,水汪汪的看着殷清风。

没有生日蛋糕和派对的生日过后没多久,任大进来说有秦王府的内侍来传唤殷清风。

殷清风不由得心里一震,他在大唐的一个新篇章就要开演了。

等殷清风换好衣服到了外院时,那内侍告诉他还要带着小丫头一起和他走。

要不是这内侍殷清风在李世民那里见过,殷清风都要怀疑他是不是李建成或李渊派来的。

带着同样迷惑的小丫头,殷清风随着那内侍出了升平坊。

马车里,殷清风搂着小丫头,心里在琢磨李世民把小丫头也带去的意图。

还没等他想明白呢,马车便停了下来。殷清风算了算时间,这路程恐怕还没走上四分之一。

等心存疑虑的殷清风下了马车,他才知道他停在了哪里。他回身将小丫头扶下马车后,紧紧的牵着小丫头的手。

“啊~~”

下车后的小丫头,吃惊的捂住了嘴巴。

黑底的门额上“敕造郧国公府”六个金色大字,正冲着殷清风和小丫头二人发出灿灿的光芒。

“殷小郎君,秦王殿下正在国公府里做客,还请郎君与小娘子进去拜见。”那内侍恭敬的说道。

殷清风心神恍惚的轻点了一下头,却并没有往里走。

再度站在这里、看着熟悉的场景,殷清风心里是感慨万分:“当初带着小丫头离开时便发誓要正大光明的回来、当初我和小丫头只带了十余贯离开,现在却已经身价几十万。

如果当初没有离开,也不会结识杜伏威、收下任大六人、如果当初没有离开,我还要想其他办法与李世民拉上关系...

一年多的时间,再度回来,自己内心好像并不愿意走进去。一想到那里如死水一般的沉寂,如果我还要再生活在里面,我会不会发疯?

哎~~~可惜这古人不像现代人那样:子女成年了、毕业了之后就可以单独居住或成家另住。可现在这是唐朝、是封建社会,家族中的子嗣如果没有长辈命令,敢擅自离家,意味着将被从家谱里删除,而且还要坐牢。以后我还要做很多事,我的身上就不能有‘污点’的。

今日李世民把我和小丫头叫回来,难道是要做和事佬不成?”

殷清风扭头看向小丫头,小丫头咬着嘴唇看着他。

“没关系!一会儿见礼的时候,记住你叫任月眉,是我的未婚妻。”

“郎君...”

“你不再是那个小婢女了!你有六个家仆、你有大片的房屋、你有仙居坊!你,已经、是、良籍了!”

“嗯!月眉听郎君的!”

“好!我们进去!”

那内侍并没有在催促,现在看见殷清风要往里走,他默不作声的走在旁边。

郧国公府的大门中开。殷清风知道那是为了迎接李世民才打开的。

门的两边站着殷清风或熟悉或陌生的仆役、家将。之前他们看见殷清风从马车里出来时,都很是惊讶,尤其带路的是秦王府的内侍。

等殷清风和小丫头上了七级台阶后,仆役与家将们双膝下跪:“小的恭迎小郎君归府。”

殷清风在记忆力搜索,可是没找到他之前从这正门里走过的印象。当走到正门前,殷清风暗吸了一口气,牵着小丫头的手迈了进去。

熟悉的影壁墙、熟悉的回廊、熟悉的青石栏杆、熟悉的七个开间、熟悉的单檐歇山顶式的垂花门,熟悉的戗脊上的脊兽、熟悉的青石路面...一切很熟悉,但却更陌生。

到了润下院门口,殷清风没有理会给他们见礼的仆妇,扭头对小丫头说:“镇定,任月眉!”

看到小丫头无声的点了点头后,殷清风再次握紧小丫头的手往里走。

殷元的书房外,站着平日里服侍殷元和裴氏的侍女,她们看到殷清风和小丫头的出现,惊讶之外还略显惶恐。

如果是以前,殷清风和小丫头还要客套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