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望着玉带飘逸、绵绵不绝的丹江水,熊绎舒缓了下田间劳作的辛苦,稻香拂面,拭去汗水,日子清淡,但也乐在其间。

自从十五年前周公东征,南方一片混乱,部落争斗、战乱连连。周公肃清宗周南方区域后,熊绎便带领族人定居淅川丹水一带。

此时,军士来报,周公旦等三五十人前来考察调研。熊绎听罢,揪了揪自己的耳朵,证明自己没做梦,大喜过望,丢下锄头,忙随军士去拜见。

熊绎与周公旦多年前有过交集。当时祖父鬻熊正在给文王、武王当老师,周公旦也没少来蹭课,一来二去就与幼时的熊绎熟络了起来。

后来祖父去世,爷爷熊丽继承楚酋,留在方周做了一名火师。

文王从朝歌吃了几年牢饭回来后,熊丽发现文王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整天东征西讨,还在地图上把朝歌的位置画上一个大大的红圈,一盯就是一晚上,忧心忡忡。

莫非是要造反?

行事谨慎的熊丽便辞官告老,带领族人钻进荆山老家,就此作别,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

熊绎见到周公一行,衣冠不整,完全没有领导下乡考察的样子,衣衫被灌木刮得凌乱不堪,随从看起来也是满身憔悴,披头散发。一定是长途跋涉,徒步而来,熊绎心中顿时过意不去,区区小部落,竟让大周二号首长亲自前来,不由升起感激之情,忙跪拜稽首行礼。

寒暄几句,熊绎拉着周公的手入室而坐。期间,周公仔细的询问了三十年来氏族的发展情况,熊绎一一作了汇报,周公感到很欣慰。

熊绎命人将花名册来过来给周公过目,周公笑笑,摆摆手——不用。

熊绎邀请周公考察农业发展情况,周公笑笑,摆摆手——不用。

熊绎邀请周公阅兵,周公笑笑,摆摆手——不用。

熊绎心中纳闷,人权事权兵权都不考察,来山坳坳干嘛,又不好明说,只能跟着打呵呵。

熊绎邀请周公共进晚餐,周公笑笑,没摆手——这个可以有。

席间筹光交错,周公一行完全没有王公贵族的样子,狼吞虎咽,大杯喝酒,半饱半醉之际,话题也轻松愉快。

熊绎开玩笑说周公制定礼乐,自己装束和吃饭的样子一点不像高高在上的大人物,反而和他们这些人相处愉快。

周公吧唧几口,表示最终解释权在自己手中,“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来了就要入乡随俗。

随后话题一转,问熊绎愿不愿意封国进爵,熊绎直言傻子才不想,周公指了指自己的脑袋,这玩意值钱,可以拿去向成王换一个爵位。

熊绎说周公喝醉了,大周少了谁都不能少了周公,然后奉承了一番,表示谁敢想动周公就是跟他过不去。

周公听罢,嚎嚎大哭,拉着熊绎发牢骚,从文王去世后如何辅助武王克殷,然后摄政多么兢兢业业,却又惹的许多不是,后来东征三年,都没回过家,还差点马革裹尸,东征后又费尽心血,制定一系列治国措施,最后退居二线后,成王如何如何对他不信任等等。

席间噪杂,熊绎也只知道了一个大概,听意思,周公主主要表述了从摄政的位置下来后,成王身边的一些人谗言周公早有谋逆之心,说的有鼻子有眼,仿佛亲身经历了一般。成王初政,不谙官场,就下令将周公拘留起来。

熊绎听完,安慰周公成王年幼,乳臭未干,又有奸人蛊惑,一时冲动,等时间长了就会明白周公忠心可表。

周公也说只能这样想了,幸好有这帮死士奋死相救,才脱得身来。

熊绎听完这句话总觉得有点不妥,这帮人帮你从成王监狱逃出来,不就是越狱吗?接下来的一句话彻底让熊绎抓狂——“卫戍兵团在后追击,不几日将到。”

熊绎顿时明白,周公来此目的——避难。

仔细分析,之所以周公不跑去自己或儿子的封国避难,也许是周军已在周公逃跑路线上设下关卡,周公不得已才逃往这里;或者是因为不想有人坐实谗言,给别人捏住龙归大海之类的话柄,也可防止儿子一怒之下起兵大周,到时又是烽烟四起。

周朝刚刚稳定,再也经不得战火的摧残,需要休养生息,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带兵、不带将,独自到一个僻静之地暂且逃避下,打消成王的顾虑,放下心来,给成王一个反思的时间,查清事实,还周公一个清白。

然后就到我这蛮荒之地来了。

作为鬻熊的后人,熊绎肚子里多少剩点墨水,分析的相当正确。

熊绎马上做出反应,表示都是老熟人,平常请都请不到,既然周公考察至此,便是瞧得起臣下,自己绝不能做有辱先祖之事,立即向周公稽首跪拜,恳请周公不用再往里面去,山岭险峻,道路狭窄,毒蛇出没,更有瘴气弥漫,就在此处,我一定会率领族人抵抗成王大军,舍命相助。

周公引身而起,空首以谢。

接下来两人便商量应对方案。

周公了解周军作战特点,同熊绎一起针对敌我优势,进行了仔细分析。

楚军久居山林,擅长山地战,适合打埋伏,出其不意,以游击战为主;周军擅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