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众臣面面相觑,心中一时琢磨不明白小皇帝和摄政王这一出君贤臣恭的戏码是要演给谁看?

&ep;&ep;云烨望向殿上的昔日故人,此刻她正仰起清丽的面庞,对一旁的摄政王笑得灿烂。

&ep;&ep;女子每每笑起时,眉眼弯弯宛若一道月牙,那水波缱绻的眸里,曾几何时满映着他的身影。

&ep;&ep;时过境迁,如今女子清眸里的身影已换做他人。

&ep;&ep;云烨攥紧隐藏在广袖中的五指,强压下心中的失落。

&ep;&ep;日安,日安。

&ep;&ep;他竟将她比作一只鸟儿!

&ep;&ep;莫非摄政王早已洞悉了她的真实身份!

&ep;&ep;这个想法一旦在脑中升起,云烨心底掀起惊涛骇浪,只想尽快找到机会与魏无晏独处,好询问她当下的处境。

&ep;&ep;作者有话说:

&ep;&ep;第29章落花有意

&ep;&ep;下了早朝,魏无晏按照惯例与摄政王一起步行至垂拱殿。

&ep;&ep;君臣二人,一前一后。

&ep;&ep;摄政王步伐稳健,渐渐与身后闲庭信步的小皇帝拉开距离。

&ep;&ep;春意渐浓,沿途草木郁郁芊芊,二人途径远香园时,眼前映入一片粉红烟霞,原是园内桃花悄然绽放。

&ep;&ep;微风拂面,送来阵阵清幽花香,漫步在其中,如若堕入桃源仙境。

&ep;&ep;魏无晏观赏沿途春色,未曾注意走在她前面的摄政王早已止住脚步,直到她撞在男子结实的胸口上,才回过神来。

&ep;&ep;摄政王手中不知何时多了一株桃花,玉蕊楚楚的桃花一朵紧挨着一朵,挤满了整个枝条。

&ep;&ep;陶临渊突然起了兴致,将桃枝簪入小皇帝金冠之中。

&ep;&ep;少年面若朝霞,清眸流盼,婀娜倩影笼罩在淡粉色烟霞之中,尽显妖娆浪漫。

&ep;&ep;大魏盛行簪花,就连男子也不列外。

&ep;&ep;明德皇帝喜欢附庸风雅,每逢佳日或宫宴活动之时,还会赐予一些近臣鲜花,甚至亲自为他们簪花。

&ep;&ep;帝王之举,寓意彰显天子礼贤下士,平易近人。

&ep;&ep;不过胆敢给天子头上簪花的臣子,纵观大魏青史,恐怕只有陶贼一人。

&ep;&ep;魏无晏想了想,觉得大魏祖宗的脸面不能被她这个不肖子孙丢得如此干净透彻,于是折下一束颜色稍淡的桃枝。

&ep;&ep;她踮起足尖,想要为摄政王簪花,无奈男子身姿挺拔,就算她伸长了胳膊,距离男子头上的白玉冠还有几厘距离。

&ep;&ep;陶临渊并不喜簪花这类花里胡哨的装饰。

&ep;&ep;不过见小皇帝一手扶在他肩头,泛着珍珠光泽的面颊微微上扬,水洗般的一对儿黑眸清澈又专注。

&ep;&ep;宽大袖摆随少年高高举起的手臂簌簌滑落,露出一截子白藕般光洁玉臂,飘出一抹淡淡的幽香。

&ep;&ep;颤颤巍巍的玉臂不时摩挲过耳畔,少年用最纯情的动作,最懵懂无知的神情,一下下撩拨着他最敏感的地带。

&ep;&ep;陶临渊眸色暗了暗。

&ep;&ep;男子缓缓弯下孤傲的脊梁,让小皇帝顺利将手中桃枝插入他的白玉冠间。

&ep;&ep;魏无晏满意拍拍手,后退两步观赏起桃花树下的摄政王。

&ep;&ep;男子眉骨饱满,鼻梁挺直,一身玄色蟒袍更显其气质矜贵,黑发如墨,冠间的一抹春色倒是让高不可攀的清冷谪仙稍许沾染上人气。

&ep;&ep;陶临渊对跟在二人身后的詹公公淡淡道:

&ep;&ep;“你去将江阴王献上的那柄雁翎枪送去工部,让匠人卸下剑柄上的宝石,给陛下嵌在龙冠上。”

&ep;&ep;他垂眸看着小皇帝乌发间的那株夭桃,心想这样明艳的颜色与少年很是相宜。

&ep;&ep;“还有蜀中王献上的金丝甲,也让匠人按照陛下体量改小尺寸,务必在春蒐当日让陛下穿上。”

&ep;&ep;詹公公忙不迭点头应下差事。

&ep;&ep;魏无晏见摄政王眼睛都不眨,便将两位藩王献上价值连城的珍宝转手送给自己,不由缓缓拧起眉心。

&ep;&ep;于情于理,她需礼尚往来,将云烨送给她的“日安”拔毛上架烧烤,好献给出手大方的摄政王打打牙祭。

&ep;&ep;她转头看向小福子提着的鸟笼。

&ep;&ep;“日安”正歪着头,一对儿湿润的琥珀色瞳仁格外有神,似是察觉到魏无晏投来不怀好意的目光,“日安”迅速将头扎进翅羽里。

&ep;&ep;“摄政王...为何要对朕这么好?”

&ep;&ep;魏无晏斟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